22

2014

-

10

临沂综合保税区

作者:



  临沂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主要是依据国家、山东省、临沂市“十二五”规划,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临沂市“10+6”产业规划,以及国内外产业转移主要方向、本地产业资源优势等因素,本着“特色突出、集群集约、区域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一个中心、三个平台、两个基地”的发展战略,重点规划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机械电子、新型塑料产品制造及贸易、国际商品展示等主导产业,积极引进包括研发、检测、维修、融资租赁、服务外包等服务性功能的新兴产业。保税区的建立将会吸引更多实力强、外向度高的企业来临沂投资,建设进口分拨和分销平台,发展保税物流和保税仓储,打造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使临沂商城的贸易结构更加合理,推动临沂商城国际贸易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为此,市委、市政府于2013年3月份研究确定建设临沂综合保税区。
  综合保税区选址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总规划控制面积22平方公里,其中规划一期围网区域面积3.7平方公里。园区距临沂机场仅10公里,距市中心约15公里,距岚山、日照、连云港三大港口均在100公里左右,距青岛港200公里左右,邻近327国道,处在长深高速和京沪高速的中间连接线上;周边有兖石铁路、新亚欧大陆桥铁路经过,具备公路、铁路、航空、海运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优势。
  一期围网区域四至为:东至东外环路、西至澳门路、北至临工路、南至华夏路,具有虚拟口岸作业、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国际贸易等多种功能,主要分为国际贸易展示区、查验区、保税物流仓储区、保税加工区、综合管理服务区等五个功能分区,建设周期为2.5年,共需投入建设资金55.1亿元。建成后区内工作人口约达到3万人以上,可较好地带动周边居民就业。预计通过3-5年的发展,年可实现进出口额150亿美元、实现税收12亿元。
  综合保税区规划主要包括管理服务区、查验区、贸易展示区、保税物流区和保税加工区等五大功能区。规划总用地面积374.53公顷,总建设用地面积366.93公顷,总建筑面积375.15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商业服务设施建筑面积41.8万平方米,工业建筑面积164.4万平方米,物流仓储建筑面积143.3万平方米,市政公用设施建筑面积0.15万平方米。道路管网长度约27356米,围网长度约7778米,河道全长2791米。计划总投资约44.66亿元。
  临沂综合保税区建成后的广阔前景:
  一是有利于打造成联接东部沿海两大经济区重要通道城市。临沂处于山东和江苏两个经济大省的交界处,紧靠青岛港、日照港、日照岚山港和连云港,属于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范畴,南北交汇,发展空间广阔。临沂市座拥北承环渤海经济区、南接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区位优势,是两大经济区重要的结合部,也是两大经济区重要的通道城市。临沂综合保税区的建设将充分发挥临沂在区位、交通和商贸流通等方面的优势,建立连接北京与上海的陆路交通枢纽,联通环渤海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之间的陆路大通道,是临沂建设连接东部沿海两大经济区重要通道城市的举措。
  二是有利于发展临沂经济和实现产业升级。临沂综合保税区的建设可以改善投资环境,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提升区域物流业的服务水平;可以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关联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可以解决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城市就业水平,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临沂综合保税区的建设正是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立足有色金属、建材、生物制品等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布局物流基础设施,是临沂构建区域物流高地的重要环节,是构建鲁南区域龙头城市的重要举措。
  三是有利于提升临沂招商引资及对外开放水平。临沂综合保税区具有保税、免税、退税等优惠政策以及便捷的通关条件,有利于外向型大企业开展国际业务,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临沂综合保税区必将利用自身优势,吸引大批跨国公司和外向型大企业入区落户,促进临沂乃至全省加工贸易和商贸物流的转型升级,成为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商贸物流业的聚集区。同时,临沂保税区也是国内企业走向世界、世界先进生产力进入国内的快速通道和平台。发展并壮大这一平台,对提升临沂乃至全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国际化水平,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