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016
-
06
开阔视野 找准差距 全面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赴天津第十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学习汇报
作者:
开阔视野 找准差距
全面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赴天津第十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学习汇报
2016年5月30日—31日,临沂城开公司总会计师刘艳玲率队参加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华全国工商联、国家科技部、美国企业成长协会(ACG)共同举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科技国际融资洽谈会。刘总一行认真听取论坛会议内容,并通过学习交流,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找准了差距,增强了全面推进企业金融业务发展的危机感、压力感和责任感。
一、 洽谈会总体情况
本届融洽会紧紧抓住“十三五”开局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天津五大战略机遇迭加优势,以“新常态、新机遇、新动力、新举措”为主题,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重点打造高端金融论坛、项目融资对接等专题活动,着力突出天津自贸试验区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密切合作,促进金融、科技与产业之间的“融资、融智、融通、融合”,实现“共识、共建、共享、共赢”。本融洽会有超过500家来自国内外的股权投资基金(VC/PE)、100多家各类金融机构、300多家中介机构以及1500多家优秀企业前来参会,参会总人数达4000人以上。
二、各主题论坛主要内容
1.融资租赁业差异化经营和创新发展。论坛上,天津市副市长赵海山以“融资租赁业差异化经营和创新发展”为主题,做了开幕致辞,全面总结了2007年以来过去十年间天津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成就,充分肯定了租赁公司对天津市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和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赵市长表示,天津市委、市政府将会同监管部门、租赁公司等各方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先行先试政策,破除行业发展瓶颈,再创天津融资租赁行业新的辉煌。
论坛中,7位租赁公司总裁围绕“融资租赁行业差异化经营和创新发展”主题,阐释了对于行业发展的思考和洞见。工银租赁赵桂才总裁介绍了工银租赁的国际化进程;民生租赁万晓芳总裁介绍了当前公务航空租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渤海租赁任卫东总裁、中信租赁俞子彦总裁、兴业租赁郑常美总裁分别介绍了在基础设施租赁、清洁能源租赁、绿色租赁等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和行业展望;中民投旗下的中民租赁何敏副总裁介绍了中民投在投租联动方面的创新和探索。中铁建租赁詹伦波总裁介绍中铁建租赁依托中国铁建实施的服务战略。
金融时报社邢早忠社长、中国金融家杂志徐亚丽主编、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金淑英副主任,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杨钢副会长,租赁行业专家、对外经贸大学史燕平教授发表了对租赁行业宏观发展趋势的看法。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忠东介绍了加快国家租赁示范区建设的设想。中海油租赁、远东租赁等租赁公司的负责同志、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韦少敏总经理、圣大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拟任)匡双礼,毕马威天津办公室首席合伙人史剑、市租赁行业协会会长杨海田就“融资租赁行业差异化发展与供给侧改革”进行了讨论。
2.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方向与前景展望。5月31日上午,第十届融洽会“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方向与前景展望”主题论坛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境内外金融贸易投资领域领军者、商界代表围绕中国自贸区建设如何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进行了探讨,并就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服务业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及我国自贸区如何更好地突出自身特色、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与自贸区的改革创新联动等方面内容作了发言。
据了解,经过一年的建设发展,天津自贸区在政府服务效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金融开放创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今年一季度,天津自贸区推出了两批175项制度创新举措,其中128项已落地实施,其余47项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
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国自贸区研究中心主任佟家栋表示:“自贸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效果,但试验的任务尚未完成,仍任重而道远。自贸区是为国家总体高层次开放而设立的试验区,在二线严格关注的前提下,一线要进一步大胆放开,使各种创新和探索都能在自贸区范围内展开试验。要大胆试验高水平下的自由贸易、投资便利与国际接轨、金融自由化,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表示,以上海自贸区为例,首先是制度溢出。长三角地区有很多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负责人经常到自贸区来学习考察,看看贸易监管是怎么做的、跨境电商是怎么管的、融资租赁业务是怎么做的。另外,就是产业方面的溢出。现在有很多新的产业先聚集到上海自贸区,由于自贸区内空间有限,很多公司注册到自贸区内享受政策,经营时向周边省市转移,如南京、杭州等。与会专家也纷纷表示,对于上海、天津、广州、福建四地来讲,要充分发挥自贸区改革和创新的影响力,让“邻居”们充分享受自贸区的政策外溢效应,强力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自贸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以其便利的贸易环境、强大的资源吸引力和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也对周边地区散发出辐射带动效应。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5月31日下午,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主题的融洽会召开。论坛上来自政府机构、资本平台、投资机构等多位重量级嘉宾围绕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四个一批”国企改革,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股改上市展开交流。
去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通过改革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质量。在此过程中,金融创新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交所发行上市部总监魏刚表示,怎样让国企高管和企业利益绑定?最好是股权激励机制,让国企领导人持有股份,享有收益权、分红权,他的利益就会和国企高度绑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国企最大的问题是行政管理层级多,规模庞大。国企的资产负债率大概是66%左右,在经济下行的周期里,高负债意味着高风险,而资本市场是国企改制上市的天然平台。
三、 学习启示与思考
1.积极推进润亿融资租赁公司业务拓展。在中国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解决创业与就业,倡导“一带一路”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同时,也应积极引进国内外资本,提高资本市场的流通性,解决市场供求矛盾,解决企业产能过剩等问题。顺应经济形势和公司业务发展需要,我公司成立了润亿融资租赁公司,这将进一步拓宽公司融资渠道,解决发展资金需求;进一步降低本公司融资成本,改善公司债务结构;进一步拓展公司经营收入,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顺应国家对地方融资平台政策的转变,有利于调整公司的投融资方式及战略发展。通过这次学习了解到,融资租赁已经成为当今及未来市场经济与资本运作不可或缺的催化剂,融资租赁业务如何介入中小企业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当今中国市场经济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2.深化国企改革需要金融创新。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金融全球化已成为趋势,由此激发了世界范围内金融创新浪潮。我公司作为国有独资企业,在认真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方针政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能动作用的同时,坚持服务于国家战略方向,大胆探索国企改革道路,勇于实践金融创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企业兴盛,人才为本。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开展地区、国际交流,加强对融资租赁实践和理论的研究,为公司培养一批懂金融、经济、外贸、管理、财经、专业技术技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融资租赁复合型人才。
相关下载